臺北市立大學附小~點燃孩子心中的小太陽文:顏雅玲
每個孩子心中都藏著一顆改變世界的種子,歷經一場場探究、透過一個個行動,這顆種子逐漸萌芽、成長。「在和學生共同譜寫的一百多個故事中,學生都是主角。我很重視學生的獨特性,希望每個學生可以做不同的故事。」臺北市立大學附小 劉雅鳳老師引領學生走進不一樣的學習旅程,從陪伴孤獨的長輩,到關注全球的社會議題,在一則則故事中,可以看見學生成為改變世界的小小推手,也能感受到劉老師對於學生成長的喜悅和感動。
從教室到世界,讓學習更有意義
「我們學這些知識有什麼用呢?」
面對這樣的大哉問,該怎麼應答?
劉老師對這個提問也曾有困惑,並讓她不斷的思索:該怎麼引領學生跳脫學習的框架,將知識落實於生活中?如何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和視野?2010年,一紙來自「DFC台灣」的公文提供了一個方向:「學習應該讓孩子連結學校、社區,甚至是世界,從中感受環境、發現並解決問題,進而有互動的影響力。」劉老師開心的說:「當時這深深吸引了我,於是便開始試著將DFC(Design For Change) 學習四步驟『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帶入課程。」
從起心動念開始,直到現今,這十五年來,師生已共同完成了一百多個故事,其中SDGs各個議題,在在都顯示出地球上發生的每個事件其實都環環相扣,因此可作為每個行動方案的核心概念,讓學生能清楚的掌握目標,與世界接軌。
從問題出發,孩子的行動能改變世界
「SDGs主要探討真實情境中的問題,也是每個人都可以關心的課題。學生發現的每個問題其實都能扣合這十七項議題,並從這樣的目標和脈絡中思考,回到自身或社區可以做些什麼,設計什麼樣的行動方案。」從第一個故事「LKK來PK」中,學生發現老人家面對3C的無助與畏懼,嘗試幫助他們了解3C,運用電腦課學習的Scratch程式設計遊戲,貼心的調整遊戲速度、挑選配樂,後來還走出校園,陪伴、教導社區的長輩使用,引起很大的迴響。「類此陪伴長輩的議題,其實就很扣合SDG3良好健康和福祉。而在這次學習體驗中,學生發現自己能學以致用,都很有成就感。」在譜寫這第一個故事中,劉老師找到了一開始大哉問的解答。
每年故事探討主題的設定,都是由學生從課本裡、生活中或報章雜誌裡尋找、發現問題。在2023年「讓世界不『童』~不再血汗巧克力夢『工』廠」的故事中,學生便是在閱讀《康軒學習雜誌》時,發現原來他們最愛吃的巧克力,背後其實隱藏了許多問題,關係到世界某個地區、某些孩子的受教權與工作權,進而引發他們去發掘、了解童工議題,並思考力能所及的解決方案。
後來他們發現了荷蘭銷售第一名、全世界最善良的「東尼巧克力」,宗旨為支持巧克力產業零奴工並推廣永續概念,且荷蘭總部更挑選臺灣作為亞洲發揮影響力的第一站,於是便聯繫負責臺灣專門進口的鄰鄉良食創辦人譚景文先生,學生們除了進行線上訪談,還對家長、老師們發起東尼巧克力的團購,從宣導、發傳單,到巧克力的分裝與發送,學生都參與其中,並深深覺得自己的努力有被看見。後來,創下了兩週內銷售達五萬多元的紀錄。
「老師,今天超級寒流來襲,又下大雨,應該不用下田吧!」
「好唷!我去問問活動負責人,在這樣的天氣裡,他們會不會下田耕種。」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師生除了以行動支持「巧克力產業零奴工」,更特別前往尖石鄉體驗農作,在低溫下除草、育苗,他們從中都感受到農夫的辛勞,覺得那天的午餐特別好吃,並且想到:自己真的很幸福,但世界上有些同年紀的小朋友必須辛勞工作,無法上學……。
當天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劉老師微笑著說:「我覺得這是很寶貴的一課,若干年後,學生也許會忘記課本教了什麼,但活動的體驗畫面、服務和學習的收穫,他們永遠會記得。然後我覺得更棒的是,當他們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他們都知道怎麼轉彎、變通,想出更好的方法。」後來,這個故事於臺北市「微夢想的旅行」計畫獲獎,他們便運用夢想基金,邀請臺灣可可豆小農到校舉辦講座和體驗,擴大影響力,讓學校一百多個學生一起參與。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為了讓他們能真切感受問題,發想解決方法,完成個人的學習,劉老師會讓不同的學生可以做不一樣的故事,所以一年大概會設計六至七個主題,而這也會納入學校的校訂課程,配合DFC、SDGs議題發展專題探究的課程計畫,學校的行政資源會予以相關協助。
「學校蠻支持我們進行DFC、SDGs的專題探究,只是,我遇到最大的難題是時間。」身為學校資優班的老師,需依據學生屬性設計自編課程,而班上學生來自各班級,除了各個學生狀況的掌握是一大挑戰,每組學生一個禮拜只有二到四節課來上課,每堂課的進程都非常緊湊,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時間進行教學是挑戰之一,有時必須運用午休或假日時間落實課程。
DFC學習策略中很重要的是「分享」,造成影響力,所以學生們會回到原班或進入各班宣導、分享。久而久之,影響力向外擴散,其他老師也開始帶著學生研發自己的議題,例如:學校倒塌的樹木研究、海洋議題、臺北古城等。「我覺得真的很棒!連我都能運用零碎的時間,和學生們完成各個故事,相信其他老師運用課程額外時間,或與其他領域的老師合作,一定也能帶著學生發展這樣的主題。」劉老師將自身經驗化為熱誠的鼓勵,送給教學現場的老師們。
「其實不要覺得困難,課本內容包山包海,可從中挑一個主題,配合學校校訂課程或者規畫成戶外教育完成,我身邊很多朋友、老師都是這麼做的,能兼顧基本課程和主題探究。」
現在進行專題的探究活動,家長都很放心且支持,甚至有些期待,因為他們知道,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做很多不一樣的事情。但是,2009年一開始時卻不是這樣的,家長可能無法理解為何要花時間去學習這個主題或服務他人,難免會擔心孩子的成績表現。但劉老師認為家長會有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她都尊重,並會配合學校月考週調整活動時間,帶領學生完成計畫。
2018年「全球孩子做得到」年會在臺灣舉辦,全球各地的孩子齊聚一堂在論壇上分享。劉老師班上學生主動報名擔任英文主持人的甄選,但她收到了家長的憂慮,擔心孩子個性害羞、能力不足,會影響團隊和活動,因此提出將孩子刷掉的建議。
但是,有什麼事情比得上孩子的主動、願意呢?有什麼理由能拒絕這個勇於挑戰的孩子呢?在親師溝通中,原本的擔心轉變為相信和支持。「後來這個學生站上舞臺,表現得非常好。我覺得老師能做的,是讓家長看到孩子的亮點,做親子間溝通的橋梁。至今這位孩子仍記得當時他如何克服膽怯與困難,從中學習到生命裡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勇敢的站在臺上與人分享。」
在完成故事的歷程中,老師擔任的角色多元,可以是校稿者,也可以是與廠商溝通、引進資源的人,是學生的強力支援。但有時候,學生難免會遇到挫折,或因結果不如預期而失落,這時劉老師會引導學生轉念:自己的探究主題其實與聯合國推動的SDGs議題相關,而且透過小組同學共作、入班宣導等,影響了很多人。完成故事,就是改變與成功,一段跨越困難的過程,就是一個很棒的學習,學生將從中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之前班上有個孩子,平常上課不太想學習,也有點叛逆,但在執行「LKK來PK」計畫時,卻展現出非常溫柔的一面,他對待長輩最用心也最有耐心,與長輩對話時會留意語速。後來考上建國中學的他填寫大學志願時很迷茫,他要選大家追求的「熱門行業」嗎?回想起小學時服務長輩的快樂與成就感,他感受到教師、教學的重要性,便決定了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因為他——想成為一個影響孩子生命的老師。
在服務樂生療養院的故事中,也有學生受到啟發,現在成為了人權律師。而在執行幫助育幼院的故事時,也遭遇到小學生難以幫上忙的困難,正當劉老師考慮要宣布改換關懷目標時,隔天學生拿出一疊手稿,表示要投稿LINE貼圖,後來成功上架販售,募集款項捐給育幼院。「我真的被學生療癒到了!教學並不是只有老師在忙,其實學生真的重視、願意負責這個行動,有時候放手讓學生面對困難,他們能激發出自己的能力。」劉老師回想起當時看到那疊手稿的情景,心中還是好感動。後來那位學生因這個契機,沒有放棄畫畫,考上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並持續繪製LINE貼圖幫助需要的人。
在結合DFC行動、SDGs議題的各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師生共創了許多美好,體現了許多美麗且珍貴的生命價值。學生在探究、行動中找到自我,並於社區、在地服務與實踐,培養對世界的關懷,締結「自我」、「在地」、「世界」的連線。
而這該如何實現呢?劉老師表示,也可以從「自我」、「在地」、「世界」這三個方向逐步擴展。首先從「自我」開始,思考自己在班級、學校可以做什麼,可能是寫卡片、改變學校某個地方、研究校園植物等。如果走出校園,就可以思考「在地」可以做些什麼,例如:在學校外圍撿垃圾、服務社區活動。到了「世界」環節,就可以研究如臺灣的NGO組織。「我發現,其實很多老師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在帶領學生進行SDGs議題的探討與故事了。」改變的力量已經在各地萌芽、成長了,當學生對於生活周遭用心感受、勇敢想像、嘗試實踐、樂於分享時,他們也正在譜寫一幅幅生命藍圖,而老師也將是學生的支援,陪伴他們用行動改變世界。
- 給其他老師的建議
- 從課本、課程出發:可從教科書或原有的學校校訂課程中,發想、設定主題,而各類生活問題的探討,其實都可以結合17個SDGs永續發展目標,能幫助學生易於確立主題方向。
- 從小處開始:先從小型的行動開始,師生更容易做到,經驗累積後,再思考從自我、在地到世界,逐步向外擴散,越在地孩子就越有感,越在地就越國際。
- 跨領域合作:可以與不同領域的老師合作,共同設計探討主題,教學活動將能更多元、有彈性。
- 善用網站資源:康軒SDGs專區有豐富多元的資料,可以多加參考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