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教育成就未來

教學實踐報導

跟著學生走的永續課程文:簡淑玉

「操場那邊原本還有一棵無患子跟美人樹,但是因為建置排水溝,施工時根被切斷,其中一棵染上褐根病,後來就砍掉了,這些樹都是老樹,好可惜!」基隆市 仁愛國小 葉淑卿老師對校園中的綠樹如數家珍,對於任何一棵樹的消失,都心疼不已。在這段與葉老師從校門口走到教室短短的路程中,就可見老師對於地球環境的深刻關懷。正是因為有這麼一顆珍愛環境的心,在課程會融入永續發展的概念,似乎也顯得理所當然了。

社會課程開啟永續教育的契機

葉老師本身對於環境有著高度的關懷與敏感度,常會把握住心中所感、腦中所思融入課程。數年前葉老師在教授高年級社會課程時,發現課程中有許多涉及全球的議題,當中提到了全球組織,有官方也有民間的組織,而這些組織都是共同想要解決地球面臨的一些議題與困難。更巧的是葉老師在110年參加了海洋科技博物館所舉辦的研習,當時談的正是永續發展目標(SDGs)。該場研習提供兩本書給學員參考,其中一本是《我們想要的未來》,書中介紹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而且提供8個國際實踐案例,而這些例子都很生活化也有趣,例如:日本有間寺廟因為一個新聞事件,察覺到日本竟然還存在因為貧窮而餓死的情況,所以創立「寺院零食俱樂部」,關注貧困兒童與家庭(尤其單親家庭)的貧窮狀況,並把信徒供奉給神明的供品集結後,提供給有需要的人。葉老師認為《我們想要的未來》非常適合做為社會課的延伸閱讀材料。

既然對課程已經有想法,也要馬上付諸行動,葉老師請學校採購《我們想要的未來》做為共讀書,並從書中挑選了幾篇不同目標的案例讓學生閱讀,先讓學生了解原來地球面臨了這麼多的困境,而其他國家的人們又是如何面對這些問題。同時,老師也在課程中簡介SDGs的目標,並讓學生依有興趣的主題進行分組與查找資料,進行報告。談到心得與收穫時,葉老師提到,第一次在高年級的社會課融入SDGs時,只是在社會課中小規模的融入,因此以閱讀與查找資料為主,還沒發展到行動,未來下一輪課程發展時,可將行動的部分導入。此外,葉老師感到開心的是,學校的老師都能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各種課程的發展,像是SDGs融入社會課程的教學,其他同年級的社會科老師也願意共同實踐在課堂上。

跟著學生走,展開永續課程之旅

讓葉老師開心的是,學校教學團隊樂於嘗試與創新的精神,在學校有機會參加教育部數位深耕學習計畫時可見一斑。此學習計畫必須組成一個跨域教學團隊,並融入SDG17項目標做為探究的主題。而究竟該以哪個目標做為探究主題,身為教學團隊成員之一的葉老師認為應該讓學生決定,才能引發學習熱情,因此在課程發展時,透過引導將決定權交給學生,所以,仁愛國小的永續課程可以說是「跟著學生」走。當時,學生關注的主題大多集中在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與SDG14水下生命。因為課程實施當下仍是因Covid-19而全民防疫的時候,因此,有許多是與SDG3相關的主題。又因基隆是個港都的背景,也有許多學生關注SDG14相關的主題。由此,可以印證只要學生深刻感到問題與自身相關,就能引發學生深入探究的動機,也才能驅動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校發展這個主題課程時,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課程設計上,不斷把學習的棒子遞到學生手上,可說最終是師生共同完成了「Health Smart 人人都健康」這個課程。而學校又是如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呢?

葉老師提供以下方法:

運用思考工具,學習聚焦問題_教師運用便利貼,讓學生發表各種想法,這也能確認每個學生的想法都有被看見、聽見,也利用便利貼易於移動的特性,幫助學生將各種想法歸類,使課程最終聚焦於「SDG3良好健康與福祉」。因此,這個研究主題是來自於學生自主想探究,而不是老師想要學生做的主題。接著,教師帶著學生先盤點為了防疫,學校已經做了哪些事?同樣學生們利用便利貼,一一列出學校的防疫措施以及相關的事項,再將這些防疫措施進行分類,並透過討論提取出這些類別的上位概念。最終歸納出三大類防疫途徑:「一、消除病毒」、「二、隔離病毒」及「三、身體健康」。而在學生提取上位概念的過程中,葉老師發現「學生的力量不容小覷,但老師要學會等待。」學生即便在學科的表現較不理想,但在這個主題課程中,因為課程著重於引導學生去關注現實生活,並連結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學生是可以思考的,也能展現他的能力。但老師必須有耐心,聽學生把話講完、將想法表達完整。

運用便利貼聚焦想法,老師耐心等待,看見學生的力量

提出解決方案,設計防疫產品_以學生提出的防疫三大途徑「消除病毒」、「隔離病毒」及「促進身體健康」為研究主題,並分組依研究主題提出問題,例如:如何隔絕病毒?哪裡有病毒?病毒如何傳播?哪些東西可以消滅病毒?有了這些問題意識後,各組必須依此提出產品發想,思考可以設計什麼產品來解決這些問題,並進行提案發表,最後還PK票選出最佳產品。在這個過程中,葉老師又看見了學生令人驚豔的能力展現,票選產品必須有評選的規準,而這些規準是如何產出的呢?同樣是學生討論後得出產品必須符合「實用性」、「可行性」、「創新性」三個原則,這些原則不正也符合市面產品研發的準則嗎?這也說明了學生的能力是回應真實世界的問題而發展建構。最終學生票選出來的結果,是在「隔絕病毒」這個主題之下的「社交距離感測器」。

學生討論出評選產品的規準

搭建思考鷹架,產生學習需求_學生在將產品從想法到變成產品的過程中,研究了很多測量距離的原理,包括「藍牙傳輸」、「超音波」與「紅外線」,最終選擇了「藍牙傳輸」。同時為了達到警示的功能,還規畫了閃燈和聲音的警示。產品的製作也不是一次就令人滿意,前後經歷了三次的改良,才演變成方便攜帶的防疫裝置。一開始體積太大,不便攜帶,所以先改良體積問題,後來又因利用3D列印機列印出產品的外殼,外型冰冷、不討喜,所以,學生又著手設計感測器專用的布包,再請志工媽媽幫忙縫製布包,讓「社交距離感測器」的外觀變得討喜,又可以方便的掛在脖子上、戴在手上或是夾在衣服上。從這個過程可以發現,決定要解決什麼問題、製作什麼產品、需要學習哪些知識、產品如何製作與修正,都是由學生決定,老師擔任的角色就幫學生搭建思考鷹架,與協助整合外部資源。

只要配戴「社交距離感測器」,當兩人距離太近時,身上的感測器即會發出警示音,提醒我們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結合遊戲設計,讓孩子享受思考_為了讓學生更具有達到目標的挑戰感與成就感,葉老師讓六年級的孩子利用Wordwall設計題目,跟學弟妹推廣防疫觀念與社交距離感測器這個產品。設計遊戲題目時,學生也能藉機回顧課程,掌握SDGs的概念、Covid-19、產品研發設計等過程,同時思考遊戲的使用對象,才能設計出適合的題目。而遊戲總是能激起設計者與闖關者高昂的鬥志,這股鬥志,就是驅動著學生學習的極佳動力。

觀察「Health Smart人人都健康」這個主題課程設計,可以發現,教學團隊的老師不斷在營造讓學生思考的情境,而擺脫了傳統紙筆測驗的束縛後,學生也能樂在思考中。而這個「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成果也不斷在擴散中,葉老師以略帶興奮的語氣,分享著孩子學習了藍牙傳輸的知識後,接二連三提出生活中可以運用這個技術的各種好點子。

寬廣的視野,讓孩子擁有改變的力量

SDGs可以幫助學生觀察到地球所面臨的問題,進而有所行動。雖然,SDGs是以整體人類、地球為命題,目標看似很遠大、很困難,但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回到生活,因此,葉老師認為這樣的課程很適合融入公民行動,帶孩子採取行動去影響能夠處理這些問題的人或機構。葉老師坦言她很喜歡當老師「因為我們可以接觸孩子,至少可以有一些些影響力,並給孩子更寬廣的視野。」所以,葉老師喜歡帶著孩子一起發現問題,她曾跟孩子一起盤點學校午餐菜單,進而發現問題,並鼓勵學生可以向學校建議,午餐應該多使用在地的水產食材,甚至,還曾向地方政府爭取種樹的錢。

葉老師用實際行動,讓學生知道原來每個人都擁有改變的力量,有一次,地方電視臺來拍攝學生的學習,就有學生談到「以前碰到這些生活中的問題,就是大人的事、老師的事,只要跟大人講、跟老師講,他們就會解決問題,但沒想到,我們小學生也是有力量的。」而學校也跟夥伴學校八斗國小的師生分享這些教學成果,八斗國小的學生馬上就說:「那我們也可以來想一下,學校這邊有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可以改善的。」事後也有學生回饋:「原來我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想方法來解決。」所有的學習都會留下痕跡,就算當下看不見,但在需要的時候能力自然會展現,就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解決問題。

給其他老師的建議
一個人不孤單,SDGs課程可以從自己的課堂做小規模的融入。自己一個人做,有不受外在的聲音影響與干擾的好處。若想找夥伴也可以是跨年段或是跨校的夥伴。
一魚多吃,SDGs融入課程可結合學校校訂課程或是延伸原本課程已經在做的事,並稍做資源整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