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教育成就未來

教學實踐報導

以SDGs為載體,建構學生競爭力文:廖明利

在許多學校積極實踐特定SDGs指標之際,臺北市龍山國中卻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對龍山國中的教師團隊而言,並不僅僅將SDGs視為一項項指標,而是作為實現「建構學生競爭力」這一終極目標的「載體」,是一種培養學生未來競爭力的途徑與方法。通過跨學科教師的合作與多元課程的融合,他們開發了「不塑之課」與「北極熊怎麼了」兩套課程,為學生的未來能力奠定基礎,並在學生心中播下了永續發展的種子。

【課程初衷】從學生的需求出發

在108課綱的規畫中,「彈性課程」的設計是為了讓學校能夠自主安排跨學科課程、社團活動、技藝課程等。然而,這些課程在實際運作中,往往變成了加強學科學習的工具。但龍山國中的老師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這真的是孩子們最需要的嗎?

鄭志鵬和蔡季娟兩位老師透露,學校的課程設計是「聊出來的」。

龍山國中座落於臺北市的萬華區,這裡屬於城市的邊陲地帶,部分學生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校內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來自清寒或低收入家庭。這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學習刺激相對較少,學習動機和專注力普遍不高。教師們一再討論:「孩子們從進入龍山國中到九年級畢業,學校能為他們培養出哪些能力、奠定怎樣的基礎,以便他們的未來能有更好的發展?」

為此,學校決定利用彈性課程來建構學生的閱讀、理解、製作圖表、報告、表達、溝通、媒體識讀等各種能力,希望這些能力能為學生提供翻轉人生的機會。至於如何串連起這麼多能力的教學課程,學校選擇了當前備受關注的SDGs議題作為藍本,從中挑選與孩子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的議題,作為課程的主軸。

【課程設計】跨領域整合激盪

目前,學校在七年級上、下學期分別進行「不塑之課」和「北極熊怎麼了」兩套課程。這兩套課程不僅分別獲得了臺北市課程設計優良獎,更重要的是,它們都是從學校原有的課程內容出發,經由各科教師的互相激盪,將內容擴充、組合而來。透過跨學科的合作,將單一概念的教學課程,發展成立體網狀的學習模式,不僅深化了學科知識,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與其他能力。

「不塑之課」課程規畫,起源於鄭志鵬老師取材八年級自然科課程中的部分內容,經過重組,聚焦於塑膠汙染問題,再延伸讓學生由閱讀、討論,理解塑膠對環境的影響,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相關知識。而「北極熊怎麼了」課程則是來自英語科彈性課程,以及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中北極熊照片及相關報導的發想,經過教師討論重新整合後,以北極熊的生存困境為主題,引導學生體會訊息判斷與解讀的重要性,思考氣候變遷的嚴重性和環保的急迫性。經過數年的發展,兩套課程都脫離原領域的課程思考,整合成超領域的彈性課程。

這兩套課程的規畫不僅涵蓋了學科知識的傳授,更是一個能力培養的過程。學生在這些課程中學會了如何蒐集資料、製作簡報、如何進行公開報告,以及如何進行媒體識讀,這些都是21世紀必備的技能。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科素養,更培養了他們未來所需的重要能力。

【課程實施】「教師」是核心關鍵

龍山國中的SDGs課程採用了跨領域教學方式,這使得「教師人力」成為最重要、最困難、也是最複雜的環節。鄭志鵬老師指出,由於多個老師共同負責同一門課程,因此老師之間的銜接和配合至關重要。他們必須確保課程內容的連續性,並且清楚前一位老師教授的內容以及下一位老師將要教授的內容。這種模式要求老師們每週進行共同備課,以便彼此間能夠無縫對接。

此外,由於配課的因素,每個學期能參與授課的老師可能會有所變化,成員包括自然、國文、英語、社會等科目的老師,而且每一學期的組成都不一樣。為了適應這種教學方式,課程中過於專精的學術內容必須被轉換或刪減(保留在學科裡教授),以確保任何科目的老師都能負擔教授的責任。同時,教師們也藉由大量的共備,進行充分的交流,對其他學科的特性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這種跨領域教學模式不僅促進了教師間的協作,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綜合和互動的學習環境。

跨科融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豐富的學習氛圍,但課程規畫、備課和協作,都相當複雜。

【課程成果】在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學生們在完成「不塑之課」與「北極熊怎麼了」系列課程後,展現出了顯著的變化。蔡季娟老師開玩笑地說,學生們變得「非常嚴格」。這是因為學生在課程中學到了環保意識,並參與了淨灘活動和「無塑(減塑)生活」的實踐。在學校裡,學生們不僅自己認真減塑,甚至無形中也對購買外食的老師施加了「壓力」,並督促全校師生落實垃圾分類。這種環保行動不限於學校範圍,在課程結束後,學生們也會主動要求家長減少外食、自行烹飪,或在購物時自備容器和包裝用品,從而將課程的影響延伸到家庭和日常生活中。

至於課程設計的初衷——建構學生的能力,鄭志鵬老師表示,雖然學校沒有進行正式的前測和後測,但教師們觀察到學生在進入八年級後,在各種能力上都有明顯的基礎展現,說明這些彈性課程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科知識,還提高了他們的綜合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生從知識累積、環保實踐,一直到溝通協作、能力展現,在在都體現了跨領域SDGs課程的價值。

【展望與挑戰】

目前,七年級的彈性課程已經相當穩定,而八、九年級的課程地圖也在逐步形成。鄭志鵬老師指出,「課程時數」將是未來的一大挑戰。為了減輕理化科的教學壓力,必須同時讓彈性課程與學科教學相輔相成,減輕學科的教學壓力,才能利於課程推動。因此,八年級上學期的規畫以「水」為主軸,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出發,結合「科技」課程實作,並帶領學生參訪各項水資源設施,以擴展對水資源與環境的認識。下學期則轉向探討「碳」及氣候變遷的相關議題,九年級將聚焦於「能源」,理解電能的概念,並探討能源的使用與管理。此外,也計畫融入國際教育元素,讓學生與其他國家的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學習不同文化,從而培養全面的未來能力。

蔡季娟老師則補充,未來的挑戰一定會越來越大。除了八、九年級的學科教學時數需求不容忽視,同時,「本土語」和「雙語」政策的推行,也必然會分散教師的精力和注意力,使原本就不易推行的課程變得更加困難。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老師們對未來的教學充滿期待,相信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通過創意和合作,也能夠實現教育的創新和永續發展的目標。希望隨著課程的不斷調整與完善,當學生在九年級畢業離開龍山國中時,能夠擁有開啟美好未來的所有必要能力。

給其他學校/教師的建議
找到夥伴:成功實施跨領域課程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只有通過團隊合作,才能克服挑戰並達成目標。
獲得學校支持:建立一門全校推行的課程並不容易,這通常需要校長或主任的協調,並確保課程施行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