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教育成就未來

教學實踐報導

千埤之鄉 桃園大忠國小帶孩子看見人與水的關係文:簡淑玉

在陽光照耀下,猶如散落一地的水晶,閃閃發光。」這是齊柏林導演從高空中看到桃園埤塘時所發出的讚嘆。桃園素來有「千塘之鄉」的美稱,埤塘與居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桃園大忠國小所在地,在30年前的地圖上,也是其中的一座埤塘。該校設校背景,正可反應埤塘在桃園市發展的脈絡,因此,黃中一老師與教學夥伴發展出一系列的課程,帶領學生從埤塘出發,對水有更深入的認識,與孩子一同深度走讀家鄉,認識水資源,進而以實際行動愛護生長之地。

水是生命的泉源,人類的活動與水緊密相依。桃園早期因為地質、地形的關係,使得農業灌溉水源缺乏,然而,桃園臺地多透水性不佳的紅土,反而有利於蓄水,居民為了便於灌溉利用開鑿埤塘儲水,造就了千塘之鄉的美稱。但在陸續興建桃園大圳、石門水庫及石門大圳後,埤塘的灌溉需求日漸降低,加上都市發展、土地開發等因素,失去灌溉功能的埤塘一一被填平。幸好,近年眾人意識到埤塘是桃園珍貴的資產,因此,著手改造埤塘,使其成功轉型並獲得新生,現今擔負著水利、防洪、休閒甚至是居民文化情感交流的多元功能。

讓知識進入生活,引發學習興趣

黃中一老師看見大忠國小與埤塘有著獨特又緊密的關係,他敏銳的找出各種素材的關連點並加以編織,幫助學生把知識跟生活串連起來。早期埤塘的興建就是因為缺乏水資源,而水資源又與降雨及水文分布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黃老師先從社會科的認識雨量出發,讓學生在校訂課程中了解大忠國小填塘設校的背景,再利用桃園在地文化教材認識桃園獨特的埤塘文化,最後發展出愛護水資源的相關活動。

在社會科的雨量課程中,黃老師從課本的例子出發,再另外選出六個分屬不同地理位置與地形的區域,並且提供這六個地方的年均溫、年雨量,讓學生運用課本上「地形與季風影響雨量」的知識,推論出這六個地區為何處,並說明原因。黃老師提到,有時學生推論出來的答案雖不盡然正確,但從他們推論的理由,仍是可以得知學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課本上的知識,並能與生活經驗相互印證。而且,當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時,就是再繼續往下探討的學習點。

大忠的孩子對埤塘並不陌生,但卻不見得真正認識埤塘。黃老師運用「Google 地圖」讓學生看見桃園為何稱為千塘之鄉,也讓學生了解大忠國小所在地原本是埤塘,因應都市發展而填塘設校的脈絡,同時,提供桃園在地文化教材讓學生了解桃園為何有這麼多埤塘,以及埤塘的變化。閱讀資料後,黃老師帶領學生逐步思考埤塘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原本的灌溉功能會日漸消失?荒廢的埤塘若缺乏管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藉此激發學生對水資源的好奇,產生對環境的關心,也藉此找出學生想進一步探究的問題點。

實地走訪埤塘,開啟人與自然的對話

當黃老師勾出學生對環境的關心與好奇後,接下來就是要帶學生走出去。桃園市境內埤塘最多時,高達近萬口,即便因應都市與經濟發展等因素,數量日漸減少,現仍存有兩千多口埤塘,這麼多埤塘究竟該去哪一個呢?要能夠串起過去與現在,能貼近故鄉事、故鄉情,重要的是要能連結氣候變遷與環境教育的目的,於是選擇了三座碑塘,並且結合了當地的志工、里長、水務局及中原大學合作,共同認識身邊不同功能的埤塘。

首先是距離大忠國小東南方約3公里處的「八德埤塘自然生態公園」。此處樹木蔥郁,假日可見親子、遊客在此休憩遊玩。早些年,八德埤塘可不是如今風光明媚的景象。在桃園一些大型水利設施興建完備後,八德埤塘原本的蓄水灌溉功能退化,周遭違章建築林立,但區內仍保有埤塘與珍貴的老樹這些自然資源,經過整治、轉型後,變身為結合生態、休閒遊憩的環教場所。

往學校的西邊走遠一些約6公里處,有一座位在中壢區的「中原埤塘生態公園」。這座埤塘鄰近中原大學一帶,此處地勢低窪,每逢大雨便淹水。為改善淹水問題,於是將這座埤塘轉型為滯洪池,可說中原埤塘是因水患而重生。

接著來到龍潭區則有龍潭大池,池中矗立著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南天宮,端午節在大池還可見到賽龍舟的熱鬧景象。這一切也是得來不易,龍潭大池也曾經因都市化與工業發展所害,導致水質遭到汙染而惡化,如今成功淨化水質而重獲新生。大池目前仍具有灌溉功能,成為兼具休閒功能的環境教育公園。學生在這裡可以看見埤塘的水利、信仰與文化等功能,也看見當地居民與埤塘的緊密關係。

學生在走訪埤塘後,可以發現埤塘的功能隨著時代演變而更加多元,除了原先的灌溉功能,還多了休閒與環境教育的功能,重要的是因應氣候變遷而轉型為滯洪池。大忠國小周遭的主要道路,近年常因大豪雨而導致淹水,在此就可為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所學連結。

走訪境內三座埤塘,認識埤塘的過去與現在。

手做埤塘滯洪池,看見都市建設與氣候變遷

為使學生了解土地利用情形與滯洪池的原理,黃老師邀請中原大學協助設計滯洪池模型。中原大學設計的滯洪池模型,以五層珍珠板代表不同的土地利用情形,學生經由動手層層堆疊珍珠板,了解土地利用的變化,並與生活經驗印證,了解都市化後,土地大面積鋪設不易透水材質,導致水不易往下滲透,降雨時,低漥地區排水不易而淹水,故需於低漥處設滯洪池,降低水患發生。從模型的操作中也加深了學生對都市建設與氣候變遷的省思。

中原大學設計滯洪池模型,讓學生經由動手操作了解原理。

為使此一課程可以帶回學校,便於更多老師教學,黃老師進一步改良滯洪池模型,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師生齊心協力完成第二版的滯洪池模型。而桃園臺地多紅土,紅土黏性高、透水性不佳,在新版的模型中,也加入此一土地特性,以更貼近桃園的地理環境與特色。

第二版滯洪池模型,運用身邊材料,並加入桃園臺地多紅土的特性。

大手牽小手,以行動改變社會

完成一系列的課程後,重要的是要能引發學生的行動,老師引導學生從可達到的目標做起,讓學生知道自己也具有影響力。這群高年級的學生既然已經對埤塘有了較深入的認識,老師希望發揮大手牽小手的力量,因此,安排一系列的傳承活動。

首先,讓學長姊運用自己的知識,帶領學弟妹了解埤塘具有蓄水與防洪的功能,並一同操作滯洪池模型,認識滯洪池的原理與功能。接著,帶領學弟妹覺察校園中雨撲滿這項設施的存在,認識其蓄水與水資源再利用的目的,甚至是學習如何清掃雨撲滿,以維持其正常功能。從而知曉雨撲滿的功能與維護,其實跟埤塘都有相似之處。

實踐了校內傳承後,黃老師進一步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在學校東方約1公里處有個西坡埤塘,與稍遠處的八德埤塘相較,西坡明顯較少居民在此休憩,原因為何呢?

要了解問題所在,最直接的辦法是實地探查一遍,此次,黃老師完全退到學生身後,讓學生自行規畫、分配踏查的任務。這次踏查中,學生觀察到,西坡埤塘周遭的草叢中有不少的垃圾,孩子們此趟踏查總共撿了七袋垃圾。而且沿途遮蔭處、飲水設施與洗手間較少,這些都可能導致較少人來此活動。同時,發現埤塘中有些角落漂著魚屍,並且散發臭味。學生觀察到有釣客在這裡釣魚,釣到不想要的魚就往一旁丟,導致這些被丟棄的魚死亡,又因各種因素,這些死魚又掉入池中,造成惡性循環。

回到課堂上,學生歸納出西坡埤塘的幾個問題,黃老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埤塘的轉型有些很成功,但有些卻仍有可改進的空間,為什麼?而針對觀察到的問題,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學生最終決定先處理可以立即被解決的死魚問題。師生利用學習單,將西坡埤塘的問題反應給政府管理單位,過一段時間後,再去西坡觀察,發現死魚真的被清掉了。黃老師明白問題不可能這麼簡單從此就解決了,但他必須讓孩子們相信:「付出真的可以改變社會。當我們都不動的時候,所有問題都不會改變。

以學習單歸納西坡埤塘的問題,並反應給政府單位。

結合社區資源,永續路上同行不寂寞

畢業於社會所的黃中一老師,血液中有濃濃的社會使命感與極高的行動力,這些在老師的課堂就可窺見一二。就如他在教師甄試的題目看見SDGs的相關命題時,立即吸引了他的注意,明白這是一個所有人都必須關心的議題,進入教職後也實踐於課堂中。同時,黃老師秉持著「教育要開展學生多元的興趣」的理念,而帶著學生讀報,因為報紙上有各種主題文章,不論是科普類、國際性議題或是社會時事類,藉著讀報挖掘學生的興趣,同時培養各種議題的敏銳度。黃老師也深知夥伴的重要性,因此,這一系列的水資源課程,他借重了校內教學夥伴的專長與人脈,又讓公家機關、大學甚至是社區的里長、志工都成為他的教學夥伴。這一系列課程,可以發現黃老師擅織編織課程、夥伴、社區,也編織出一張張永續的希望之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