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教育成就未來

教學實踐報導

認識家鄉故事 連結人與土地的情感文:方秋雅

在宜蘭有間國中小的孩子為社區長者製作海味便當、以實際行動參與保育小燕鷗、每學期淨灘一次、在市集實踐夢想,甚至自駕帆船完成環島。整個社區、宜蘭、臺灣都是這群孩子的教室,而孩子們也以行動回饋這塊養育著他們的土地。

位在宜蘭縣蘇澳鎮的岳明國中小,緊鄰著太平洋和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水鳥保護區設立的由來,竟是與70年代政府預計在此建立火力發電廠有關。當時,社區居民與環保人士不捨這片水鳥居住地被汙染、破壞,因而積極奔走與爭取,最終設立了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而身為社區一份子的岳明國中小,就在此事件中埋下永續發展的種子。

岳明運用地理位置的優勢,在多年前就發展出了「海洋教育、山野教育、生活大師、美麗家園」四大主題課程,經過師生實踐過程的交互激盪,並善於導入無尾港社區資源,陸續發展出「無尾港花路米」、「小燕鷗保育計畫」、「孩有夢市集」等多元並深具特色的系統化課程,引領孩子走出教室認識在地。

每學期一次的全校淨灘活動。透過淨灘帶孩子思考,為什麼海邊總有撿不完的垃圾?垃圾又是從哪裡來?
運用社區資源,該孩子對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認識。(岳明國中小授權提供)

所有的行動都是因為有愛

岳明有九成的孩子來自於非學區內,對無尾港認識不多。在校際交流時,老師發現,孩子雖然能一字不漏的背出無尾港導覽內容,但當中卻缺少了對這片土地的認同與情感。老師不禁思考著:如何帶領孩子深入認識在地,而非只是一個活動與導覽。

當目標明確了,老師就知道該提供什麼內容給孩子。學校邀請對無尾港的事物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陳進盛先生,因他博學多聞也被大家暱稱為陳博。陳博帶領孩子到學校旁的步道去探險,一邊訴說著童年故事,一邊教導孩子哪些植物能吃?哪些能玩?讓孩子深入認識無尾港。孩子在過程中產生的深刻感受、對土地的情感,會慢慢佇足於心中,而後再談到這塊土地面臨的問題、該如何保護時,孩子的行動力就會出現,甚至想法會超乎老師的預期,像是曾有孩子為牽罟的文化會消失而感到憂心。當孩子開始思考文化傳承的問題時,對家鄉的情感能不深刻嗎?會不愛惜這片土地嗎?

學校也帶著孩子實際參與無尾港的小燕鷗繁殖保育計畫,當孩子看到成功孵化出來的雛鳥時,面對著新生的生命,心中除了有滿滿的感動,也有感而發的說出「期待人類能好好的保護大自然環境,能讓所有的生命都共存在這個環境裡。」甚至是在潮間帶上課時,也能隨手撿起垃圾,這些自發的行動與感動,都說明了「孩子已經將永續發展的概念內化、生活化了,他們知道該怎麼付諸行動。」SDGs專案教師康珮甄說。

孩有夢市集──連結人與人的關係

蘇澳鎮原本是個繁榮的城鎮,近年來卻面臨人口外移的問題。同時,大型超市和便利商店興起後,人們習慣去整潔明亮的超市和超商買東西,傳統市場逐漸沒落,偌大的新建市場卻空蕩蕩的,以前在傳統市場各種吆喝聲所蘊含的濃濃人情味與在地味也早已不復見。侯季伶老師與其他學校老師在聊及此事時,都有無限感慨,尤其土生土長的蘇澳人,對此感受更是深刻。

於是,在幾個老師的激盪下,結合社區夥伴規畫了一系列的「孩有夢市集」課程。「雖然名為『孩有夢』,但其實是老師自己心裡有一個夢」侯老師提到,是老師自身先有了感動,才促成了「孩有夢市集」的課程,希望藉由這個課程讓孩子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產生更深刻的連結。

教師帶著孩子和家長走訪傳統市場,向各個攤位老闆進行實際訪談,從中了解每個攤位背後的故事,巧合的是,四位訪談的攤位主人都是因為「愛」而在市場營生。在走訪過程中,感觸最深的反而是家長,「從前騎著機車進市場,都是買了菜就走,從來沒有想過要了解社區」,家長正向的回饋,讓課程進行得更加順利,家長也主動帶著孩子去傳統市場,並且更願意在傳統市場消費,而非大型超市,這是課程所帶來的意外收獲。

一系列的課程包括了市場導覽、市場訪調、職人授課以及市場擺攤四個階段的過程。因此,教師盤點了這一系列築夢的課程,該幫孩子建立哪些能力,進而引進了各行各業的職人,教導孩子採訪、攝影、行銷等技巧。孩子從原本怯生生、不敢說話,變得能大方的與攤販老闆對談,並撰寫訪談紀錄。為了行銷商品,孩子必須自己構思、製作招牌,並學習招攬客人、兜售商品。最後,將市集所得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獨居老人。

這個課程幫孩子做了「施」與「受」的完美串連,從社區獲得資源,同時也以自己的能力回饋給社區需要幫助的人。「『孩有夢市集』把人連結起來了,孩子的回憶或生活經驗,都脫離不了人。即便環境風景再美,如果沒有情感連結,那就只是個風景區。」侯老師這麼說著。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連結起來,自然而然就能跟土地連結起來。

走入市場與攤商對談,開啟逐夢第一步。(岳明國中小授權提供)
導入專業職人課程,建立逐夢所需技能。(岳明國中小授權提供)

師生共學激盪火花,讓學習更有意義

岳明國中小主題課程與永續教育行之有年,在四年前導入SDGs後,進一步系統化架構出「在地行動」與「國際連結」的課程脈絡。發展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和孩子是共學的關係,教師依孩子的反應和回饋不斷調整課程內容,甚至再延伸出其他課程,過程雖然辛苦,然而,姚淑惠老師認為「孩子的反饋與成長,成為支持老師繼續前進的動力。」

SDGs專案教師康珮甄說明,這些課程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模組,都是先認識在地,讓學生產生認同感,產生認同感之後,自然就能產生行動力,以行動愛護家園。這個模組可以幫助教師比較順利的產出課程,而且不論是在哪個地方、環境都可以使用這套模組。

黃建榮校長認為「SDGs 的17個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有清楚的路徑,讓老師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到底應該要教什麼樣的內容。」而侯老師更談到「心裡有了明確的目標後,課程不只是有趣、熱鬧而已,孩子從中收穫很多,老師自己收穫更多,好像更明白了教育意義,對於實踐素養教學也有更深刻的體會。」正可呼應校長所言。

校長秉持著「學習不該侷限於課本,應該讓孩子把全世界當做課本,而不是把課本當成全世界。」的理念,透過這些課程帶著孩子親近土地、認識家鄉,培養對家鄉的情感。當孩子愛上家鄉,自然而然就會為家鄉展現行動力,學習與環境永續共存。

岳明國中小教師們給予其他學校教師的建議
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有一群夥伴互相支持與鼓勵,可以使這條路走得更遠更久。
參加SDGs研習:教育部將學校已經很熟悉的十九項議題跟SDGs的目標做出了對應,學校可以從熟悉的議題進行延伸,而SDGs的研習則可以幫助我們如何把現在做的事情與國際接軌。
參考<永續發展目標教育手冊>:這本手冊中教育部已經轉譯了SDGs內容,讓17項目標更貼近教師的需求。
與課程計畫結合:如果原本就有很棒的課程計畫,可以把課程計畫和SDGs目標融合,將課程細致化,並盤點與媒合社區的資源,有意識的執行。
Top